返回首页
 
 
 
 
   
 

历史上黄金的货币角色

  一九六零年代前
  黄金作为交易的媒介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经过一段漫长时期,金本位制度逐渐确立,在 1717年成为英国货币制度的基础,至十九世纪末期,欧洲国家已广泛实行金本位制度。 美国于1900年实行金本位制度。在国际方面,黄金自由进出口,用以结算国际收支差额;黄金由收支出现逆差的国家流入收支出现顺差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正式在 1919年停止采用金本位制度,但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砖本位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 纸币只能兑换400盎司国际认许金条。而踏入1930年代初, 世界经济处于动荡时期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以黄金兑换货币的制度?]英国在1931年、美国在1933年),只容许中央银行及各政府之间进行黄金易活动。在这情况下,便形成了美元兑换制度,使美元可以在联邦储备局兑换黄金。国际间在1944年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确认了这个制度,并一直实行至1971年。

  1934年, 美国总统罗斯褔将联邦储备局买卖黄金的官价升至每盎司35美元,联邦储备局与欧洲的中央银行一直致力维持这兑换价,直至1968年。

  一九六零年期间
  由于自由市场对黄金作为制造首饰及投资用途的需求日增,美国联同英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西德及瑞士成立黄金总库,希望把黄金市价保持在接近官价每盎司 35美元的水平。这个新机构实际上是外稳定基金的扩展,使财政部在必要时可增加黄金的供应量来压抑自由市场的金价。

  换算:重量
  金衡盎司转克乘以 31.1035000
  克转金衡盎司乘以 0.0321507
  常衡盎司转克乘以 28.3495000
  克转常衡盎司乘以 0.0352740
  金衡盎司转喱乘以 480.0000000
  喱转金衡盎司乘以 0.002083
  金衡盎司转常衡盎司乘以 1.0971400
  常衡盎司转金衡盎司乘以 0.9114580
  公斤转常衡盎司乘以 35.2740000
  公斤转金衡盎司乘以 32.1507000
  金衡盎司转拖拉乘以 2.6667000
  拖拉转金衡盎司乘以 0.3750000
  公斤转拖拉乘以 85.7550000
  金衡盎司转两乘以 0.8300000
  两转金衡盎司乘以 1.2033700
  公斤转两乘以 26.7172000
  黄金的纯度

  黄金成色最少为千分之九百九十五, 而称为 “千足纯金”的金条, 其标示纯度则为999.9。 以下为伦敦金市协会认可的其它重量的金条成色,这些金条通常以现货本地伦敦金价加上按不同市场当时的状况而变动的溢价进行买卖。(以金衡盎司计算的纯金含量)

毛重 995.0成色条 999.0成色条 999.9成色条
1公斤 31.990 32.119 32.148
1/2公斤 15.995 16.059 16.074
100克 3.199 3.212 3.215
50克 1.600 1.607 1.608
10克 0.321 0.322 0.322
5克 0.161 0.161 0.161
10拖拉 3.731 3.746 3.75
5两 5.987 6.011 6.017
    (资料来源:伦敦金市协会)
1998年世界前20名产金国(吨)(括号内为1997年产量)
1998 1997 国家 产量 1997 产量 1998
1 (1) 南非 493 474
2 (2) 美国 359 364

3

(3) 澳大利亚 313 313
4 (4) 加拿大 168 164
5 (5) 中国 153 161
6 (7) 印度尼西亚 102 139
7 (6) 俄罗斯 138 127
8 (9) 秘鲁 75 89
9 (8) 乌兹别克 83 81
10 (11) 加纳 56 73
11 (13) 巴布亚新几内亚 49 63
12 (10) 巴西 59 55
13 (12) 智利 53 47
14 (14) 菲律宾 34 35
15 (15) 津巴布韦 26 27
16 (16) 墨西哥 26 26
17 (20) 马里 17 22
18 (19) 吉尔吉斯坦 17 22
19 (17) 哥伦比亚 22 22
20 (47) 阿根廷 3 22
- - 其它 235 22
- - 合共 2,480 2,555
    ( 资料来源:黄金矿业服务有限公司 )

 
   
 
 
 
 
 
广东省黄金公司 © 2003-2011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