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钻石的基本性质
     钻石号称“宝石之王”,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珍贵的宝石。钻石几乎与地球同寿,有些已有30亿年以上的历史。钻石的诞生,相信是在于百万年前在地底深处受极高温及高压结晶而成。火山爆发期间,熔岩将含有钻石的岩浆带上地球表层,岩浆冷却后便形成管状的「矿脉」。含有钻石的「矿脉」是由一种名为「金伯利岩」,即「蓝岩」的石块状物质所组成。另一方面,地球表层经受风雨侵蚀,及被河流冲洗,将钻连同表土及其它矿物冲至远离原来矿脉的地方,形成冲积矿藏,所以管状矿和冲积矿藏是蕴藏钻石的两大资源。

   在所有宝石中,钻石的成分最为单纯。它只是普通的碳化学物,就像铅笔中的石墨一样,钻石的矿物名称是金刚石。钻石主要成份是C,其质量分数可达99.95%,次要成份有,微量元素有SI,CA,MG,MN,TI,CR,S,惰性气体及稀土稀有元素,达50多种,这些次要成份决定了钻石的类型,颜色等物理性质。

   钻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它的摩氏硬度为10,实际上在摩氏硬度表中,9级与10级的级差是最大的,10级的钻石硬度是9级刚玉硬度的150倍,是7级石英硬度的1000倍。钻石的密度为3.521g/cm3,由于钻石成分单一,并且很纯,所以钻石的密度很稳定,变化不大,只有部分含杂质和包裹体较多的钻石,其密度才有微小的变化。变化范围在 0. 001左右、钻石的这一特征在鉴定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广东省黄金公司 © 2003-2011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